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

成功與失敗

一直以來,總是在找到「對的解決方式」來解決問題,但是隨著時間經過,經歴的,看到的事情變多之後,反而越來越懷疑「複製成功模式」這麼一回事,感覺它不像是一個對的作法,比較像是一個口號,或是一個宣傳花招。

因為,記憶中並沒有親身或是見過別人成功複製過其它人的成功經驗,那些書本上、網路上的說法聽起來總是很有道理,卻在實行的時候遇到重重困難。現實所面臨到的狀況,不是由理想情形推論出來的結論可以描述。

記得去年和同學討論到「專案管理」這堂課,那位已經修完學分的同學告訴我她覺得這堂課很有用,老師在課堂中講得很有道理,她會將之用在未來的生活上,不過當下因為還不夠了解,所以還得再學習。雖然試圖表達我認為這些理論「不全然都可行」,不過同學還是沒有聽進去,認為她看到了真理。

後來等到我去修那門課後,證明了我的看法。既使是「專案管理」的課程,老師的依然無法讓課程的進度完美的掌握。有時候是有同學請假,有時候是遇到設備問題…等。專管管理的理論,並沒有幫助老師成功的讓課程進度照著預先安排的計劃進行。對這件事的發生,其實並不覺得意外或是可惜,慢慢看多了現實,就不會有不切實際的期待,期待看到老師完美的表演。

不期待不是無作為,而是將精力放在其它地方。
公司裡有一個讓我頭痛的同事,花了許多時間的訓練之後,仍然無法獨立處理一部分的專案。常常花大量的時間到網路上或書本找「正確的答案」,覺得別人的方法比較好,抓下來的範例程式儘可能不多作改動,怕加上自己的想法就會弄壞它。會因為找不到範例而卡在那裡,但是卻不敢自己動手試一試。以我的方式來形容,「花太多時間在說服自己『我作不到』」,本來可以學得會,作得到的事情反而一樣都沒有。

慢慢理解為什麼曾經聽過有人說,不能只稱讚「一次就作對的人」,有些失敗卻找到原因改正的人也值得讚美。看看自己其實不見得比學校裡的資工學生多會多少「漂亮、神奇的語法」,非本科系出身的我當然知道許多這個領域的理論、專有名詞。但是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比他們差,我能夠完成專案而他們不能,想想差別的地方,就能夠找到答案。

因為我嘗試過很多方式,也失敗過很多次。花了一年的時間發現走錯了路,理解別人幾天就能懂的理論,嘗試用學到的理論應用在程式中,結果搞得一團亂,需要花許多精力去維護,也曾經失手過砍了一個資料庫,也曾經突發狀況,被迫使用沒用過的方式解決問題。我並不是每次都能成功,事實上大部分的嘗試都多少有缺點或問題,也常常卡在某個小地方花了半天時間找錯誤。

所以我學會更快查詢錯誤的方式,學會更不讓使用者感覺到「有人在檢查程式」的作法,遇到問題能夠更冷靜的去想怎麼補救,達到同一個目標也能夠有多種作法,我知道怎麼砍收到的需求而不會失去精神,也知道要在某些時間進行確認找出可能被忽略的關鍵。所以我能夠比其它更掌握狀況,也能夠有更高的彈性在完成目標。

感覺人們太重視別人「成功」的那一面,而忽略過程中「失敗」的那些部分。導致許多人總想著要「一次成功」,擔心失敗的「汙點」而不去嘗試。但是唯有可控制的失敗,才能讓人學到東西,可控制讓人安心,失敗讓人了解不足,最終類化能夠解決問題的技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