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工作上人力不足,所以得對外發出求職公告,面試了幾個人之後,發覺到許多來面試的人,腦袋空空,什麼都沒有準備就來了。讓問問題的我,常常會卡住一時不知道要接什麼話下去。
後來想了一個辦法,我先把認為重要的特質列出,設計出一份問卷寄給求職者。一來是讓應徵的人有時間慢慢在家的想,二來是讓他能夠知道我將要問些什麼。只不過,試行到現在,以上兩個目的的達成效果不怎理想。雖然還是達到讓我在面試之前就了解這個人的一些狀況,但態度的關係,能夠知道的依然有限。
我待的並不是一間大公司,所以不能要求要多頂尖來應徵。而且深深的了解到學歷不能代表什麼,更何況待的又不是有實力養很多高學歷米蟲充門面的公司。因此重視態度更甚於一開始的能力,能力不足還可以教、可以累積,但是態度差的話,就是很單純的找自己麻煩和白白浪費錢而已。
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
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
記錄自己刷手機 ROM
手上的 Vibo A688 是去年前入手的手機,也是我第一支 Android 手機,由於公司裡的 MIS 也有一台相同的機器,因此每次有新的 ROM,只要麻煩它就可以在幾個小時候,有新的系統可以用。不過前陣子他把手機賣了,準備入手更新的手機,因此就不好意思再繼續麻煩他,就自己試著刷機看看。
並不是因為要求最新,為改變而改變,而是因為原廠提供作業系統,總是有一些讓人受不了的缺點,有人作過比較,發現台灣官方放出來內建在手機的預設系統,通常都會附有一些電信商或合作廠的應用程式,那種幾百年都用不到一次的軟體,反而是拖慢手機速度,造成效率不彰、電池很容易就沒電的主要因素。也許部分的人會覺得很方便,可以不用自己再去找軟體,但是對我而言就不是這麼一會事。
我覺得「花錢買手機不是讓手機去作太多無關緊的事情」,所以得去研究如何把系統換成更乾淨、更快速的。
並不是因為要求最新,為改變而改變,而是因為原廠提供作業系統,總是有一些讓人受不了的缺點,有人作過比較,發現台灣官方放出來內建在手機的預設系統,通常都會附有一些電信商或合作廠的應用程式,那種幾百年都用不到一次的軟體,反而是拖慢手機速度,造成效率不彰、電池很容易就沒電的主要因素。也許部分的人會覺得很方便,可以不用自己再去找軟體,但是對我而言就不是這麼一會事。
我覺得「花錢買手機不是讓手機去作太多無關緊的事情」,所以得去研究如何把系統換成更乾淨、更快速的。
Moodle 學習筆記(零)
和學習其它程式語言及網站框架不同,到目前為止我還是對於學習 Moodle 有些排斥。它是我在大學時候就知道的一個教學平台,也是到寫這篇文章為止唯一為我所知,可以免費取得的教學網站平台,讓我比較不能理解的是,在台灣經過了這麼長的一段時間,學校及政府單位也進行了不少推廣。但是族群多侷限在如何使用 moodle 製作教材,但是卻很難找到有說明如何撰寫程式的地方。
實際上不單台灣,連官網上簡中的文件翻譯,也是作到一半就中斷。對於面前有那麼多前輩們的「屍體」,真的不對「學會到精通 Moodle」抱持著高度的信心。
但是由於論文開發的需要,因此仍然決定使用它進行研究。對自己的一個堅持,不想只作「應付的工作」,既然要開發一個網站平台,我就要對底基層的架構有一些了解。
Moodle 是一個滿嚴謹的框架,以建構式的想法來規劃整個流程,雖然我還沒領會它在建構的想法,不過倒是可以發現一些為了教育的想法在規則中。
實際上不單台灣,連官網上簡中的文件翻譯,也是作到一半就中斷。對於面前有那麼多前輩們的「屍體」,真的不對「學會到精通 Moodle」抱持著高度的信心。
但是由於論文開發的需要,因此仍然決定使用它進行研究。對自己的一個堅持,不想只作「應付的工作」,既然要開發一個網站平台,我就要對底基層的架構有一些了解。
Moodle 是一個滿嚴謹的框架,以建構式的想法來規劃整個流程,雖然我還沒領會它在建構的想法,不過倒是可以發現一些為了教育的想法在規則中。
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
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
Android 的排版學習 (一) - LinearLayout
學習 Android 的過程中,讓我覺得很挫折的一點,在於我怎麼也排不出讓我滿意的畫面。雖說寫程式的人大多重視功能,而不是畫面的美觀。但是作出來的程式連自己都不想多用一會兒,那就很明顯是失敗了。
翻了一些 Android 的中文書,發現裡頭提到有關版型的篇幅很少,少到讓人無法搞懂要怎麼排出一個「能看」的畫面。所以就「憤而」轉投官方文件(英文),才有前面幾篇 Android 的文章,在忙完論文提要口試文件之後,終於可以回頭繼續研究。
翻了一些 Android 的中文書,發現裡頭提到有關版型的篇幅很少,少到讓人無法搞懂要怎麼排出一個「能看」的畫面。所以就「憤而」轉投官方文件(英文),才有前面幾篇 Android 的文章,在忙完論文提要口試文件之後,終於可以回頭繼續研究。
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
服務沒有回應的可能原因…
當自己運氣不好的時候,我常能夠準確的發現。像是平常都不會打錯的字會不斷打錯,正在忙著處理棘手的問題時,另一個更麻煩的問題讓你不得不暫時放下手上的問題去處理。一片混亂會讓人心情浮燥。
下午正在處理臨時接到的網站修改工作,正作到一半,旁邊處理帳號匯入的同事說大量匯入的程式不動了,沒有任何回應。身為負責整個程式工作的我,只得放下改了一半還有問題的網站,加入檢查問題的行列。
下午正在處理臨時接到的網站修改工作,正作到一半,旁邊處理帳號匯入的同事說大量匯入的程式不動了,沒有任何回應。身為負責整個程式工作的我,只得放下改了一半還有問題的網站,加入檢查問題的行列。
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
git 學習(二) tortoiseGit 設定和中文遇到的問題
混亂的日子,還得得作點筆記下點東西…
當初同事對我說,他用的 GNOME 和 KDE 桌面工具,都沒有一個很好支援 subversion 軟體,不曉得是因為他不熟悉版本管理的思考原則,還是真有其它的問題(subversion 是 linux 上的版本管理工具,照道理來說應該不會很難用才是)。總之那開啟我研究 git 之路。
在 windows 裡我是用 tortoiseSvn 和 Eclipse 的 Subclipse 外掛來進行資料管理,所以在試著改成 git 的時候,選擇了 tortoiseGit 作為 Client,不過一開始就遇到問題。原來我的那個同事,一開始就使用 gitosis 這套外掛在 git 上,可以進行權限管理的套件。讓我怎麼也無法順利抓回測試的資料庫,研究 gitosis 未果,才先回到更根本的 git 開始,在查找另一個問題,誤打誤撞找到 tortoiseGit 的設定方式。
當初同事對我說,他用的 GNOME 和 KDE 桌面工具,都沒有一個很好支援 subversion 軟體,不曉得是因為他不熟悉版本管理的思考原則,還是真有其它的問題(subversion 是 linux 上的版本管理工具,照道理來說應該不會很難用才是)。總之那開啟我研究 git 之路。
在 windows 裡我是用 tortoiseSvn 和 Eclipse 的 Subclipse 外掛來進行資料管理,所以在試著改成 git 的時候,選擇了 tortoiseGit 作為 Client,不過一開始就遇到問題。原來我的那個同事,一開始就使用 gitosis 這套外掛在 git 上,可以進行權限管理的套件。讓我怎麼也無法順利抓回測試的資料庫,研究 gitosis 未果,才先回到更根本的 git 開始,在查找另一個問題,誤打誤撞找到 tortoiseGit 的設定方式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